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震三(2 / 3)

了!那丫头怕是逃跑了!”

“她若是跑了,便是逃奴,一纸状子递到官府去,她还不是乖乖回来?”华嬷嬷慢悠悠跟上。

“嬷嬷不知道啊,那丫头的卖身契早就被姑娘撕毁了,姑娘心善,便没再提去补的事儿。姑娘临去时还叮咛我看好她,这恍然就不见了,嬷嬷先回去,我得着人去找找。”华嬷嬷失望又伤心,她将浑身本事交于如月,如月也的确认真,绣花做衣裳做的又快又精致,跟在大姑娘身边做个一等大丫鬟极好,大姑娘心善,从来不打骂院里的丫鬟们,便是之前如月收拾衣裳时撕坏了姑娘最喜欢的一件秋纱裙,姑娘也当做不知道罢了。这么多年,奶娘自认没有看错人,眼前再不见如月身影,心下慌乱怅然又难过……

随着马车渐渐南下,帘外流民渐渐增多,都衣衫褴褛,拖家带口。明月和金秋都面露不忍,她们也曾是朝不果腹的可怜人,更有种同命相连之感。张尔蓁看着这些仍然活着的幸运儿,只略略表达了些同情。他们往北走就会到达受灾不严重的济南府了,自是会有村民三三俩俩接待,不至于饿死。张伯过来请示要不要发些粮食给这些灾民,张尔蓁摇摇头,这才刚刚开始……

泰安州的景象,饶是见多识广的张尔蓁也不禁胆寒心惊。因着前几日下过雨,山坡塌滑而下的泥土已经结成泥巴,连日的阴沉天气没有晒干土路上的泥块,马车轮毂上已经缠上一圈厚厚的泥。张尔蓁撩开帘子远远瞧去,灰沉茫茫中远处的村民衙役们犹自忙碌,隐隐传来哭喊,声音虚弱而无力。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底下埋着的人不可能活着,挖出来的尸体一摞摞堆起来,若有活着的家人便来认领,拖去埋进自家祖坟里,若是一家都遇难了……,那只能在那里腐烂着,等着官兵们完全挖空这片村里才一起掩埋了他们。

“前边是被山石淹没的何家村,全村共一百四十三户,地震时都在家中睡觉,五十六户都在里面。公子,场面有些……,您还是别看了。”张伯骑马过来,牵着马缰的手有些颤抖。张尔蓁睁大了眼睛去看,好一会儿才放下了帘子道“发些干粮吧,活着的人还要有力气才能继续干活。另外……告诉那些衙役们,尸体若是一直这么堆放着,活人也离死不远了。”现在天气虽然不热,但自古大灾大难之后最可怕的不只有瘟疫,痢疾、鼠疫、乙脑、流感、气性坏疽、皮肤感染都可能出现。张尔蓁已经带上了自制的棉口罩,吩咐张家车队每个人都要带上,谁不带,谁就留下吧,不用往前走了。

过了第一个村落,再往南就是吴家村,齐家村,孙家村,尤其是孙家村,几乎全村都没了,侥幸在地震中生活的几个人连哭的力气都没有,木然着一双眼睛盯着来往衙役仆从,似乎连话都不会讲了。人最大的悲痛,就是亲人都死了,而自己还清醒着。这才真正进了泰安,明月抹着眼泪哽咽,金秋瞪着眼睛红了眼眶,张尔蓁紧了紧口罩,又带上了一顶软和的瓜顶小帽,没有去看车外那一双双绝望而无助的眼睛,她能做的有限,她不是来找刺激的。

马车终于停在一家客栈门口,这家客栈是此次大地震中没有倒掉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巨大的牌匾摇摇晃晃的挂在顶上,荒凉无比,几个小厮进门去时怕那牌匾掉下来砸到人,一把给拽了下来,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街道炸响。客栈里只有个掌柜的看着,瞧见有人来住店甚是诧异,如今商客旅人都不往泰安来,哪个不知死活还敢来,不知道还有余震的吗。

不知死活的张尔蓁要了几家雅间,吩咐众人先休息,明日再干。掌柜的颤巍巍接过银子,抖着嘴唇好心道“现在到处都是官兵,泰安乱的很,兴许还有地震呢,你们若是来赚钱的,劝你们还是赶紧走吧。你们若是来探亲的,也都瞧见了,现在死的死埋得埋,哪还有多少活着的人。”

一侧的李大耷拉着脑袋沉声问道“掌柜的,以前这边有个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