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粗略的估算。这一份,是我根据这些情况,所写下的一些想法,其中有乾西新军的建制改变,也有灭綦之后,大乾军制整个改制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想好要不要呈交陛下,也觉得不够完善,便一直没有送去朝歌。”
前一份倒是差不多都是现成的,毕竟他们之前在乾西城,也需要将这些都核算一下,基本拿来就能用。后一份,也是交到叶辛手中的那一份,则是记录了他这段时间的多个想法。此时拿出来,问询二人意见。
因为乾西新军的军制整改还好说,牵扯并不大。但是整个大乾军制的整改,那涉及的可就太多了,甚至军中许多将领都会因此位置大有变动,也注定会有许多人因此失势、失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种事别说叶藉是否会答应下来,就是叶藉有这个动一动的打算,楚斐自己将因此得罪多少人,大乾将有怎样的动荡,都是极为重要的考量方面。
前者楚斐固然还能有些预料,后者他便是真的看不真切了,而此刻又不是他在东海那时,全然当做闲谈,就可以告知给叶辛。
那时候他没当个事,叶辛同样不会太过当真,即便别人知道了也都不会多重视,顶多当做笑谈,言其不自量力、夸夸其谈而已。
可现在他已经大权在握,深受信任,居国公位、正二品大将军,统领数十万大军,位高言重,这话说出,即便不可行性再大,都会有许多人认真。万一事机不密,对此刻大乾局势而言,也会起到极大的反作用。
“你这想法也太大了吧?百战军、卫戍军、集团军,倒是还都可以,这与而今的直属军、边军、各域府军差别不大。但是你计划之中,要有过半府军,转为地方治安军,以此取缔各地郡兵、厢兵。如此一来不说郡兵、厢兵会如何想,这些刚参战立功,或是多年从军的府军,都等若被降了一等,这谁能甘心。”
叶辛看过楚斐的计划之后,蹙眉道。
“给我看看。”
凌道闲只是粗略看过几眼他那一份,听闻叶辛言语之后,便是要过叶辛手中那一份,详细看了起来。前者其实整个大乾都没人比他能更清楚,这么多年,大乾各项收支、人手的多寡,他心中都大致有数。后者,真如叶辛所言,便有些不切实际了,而且却是所害甚大。
“郡兵、厢兵,不说兵制如何,仅是他们而今对于大乾的作用,便几近于无。各地靖武卫或者府军,有大事时自会处理妥当,寻常事,各县又都有衙役捕快可用。而府军,现在已经翻了一倍还多,大战结束之后,大量卸甲归田也是必然。
如此便不若将两者整合在一起,挑选可用善战之人,补充到各级衙门中,增加衙门人手,增强地方防卫、管控,以及处事能力,摆脱对府军的依赖和需求。
而剩余的府军,则改为军区制,这一点跟以往的九域十二卫府军,没有区别。只是所有普通士卒,皆已三年为限,三年期间全部任职军中,集中训练。每年补足新卒,送还老卒,予以补助,补其三年无法务农所失。
这样一来,集团军便都是可配合默契,每一军便是一座坚实军阵的,随时可战且有更强战力的军队,无战事时,所有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训练,若有需要整军而出。而且回乡的老卒,也都是深知军伍的备选兵源,而不是寻常百姓。若有需要一日,无数老卒召之则回,回则可战。
至于卫戍军,其实也就是边军。但只要綦国一灭,大乾所需要的重视的边线,便没有那么多了,卫戍军形成轮值戍守,每三年一轮换,一批卫戍军与边境戍守,一批卫戍军边境后方扎营休整,有需要时也可以即刻调往边关增援。
而百战军,则是以青州刀骑、幽州狼骑、山宁铁骑、关鹰铁骑、冠武军、虓虎军、骁果军等为主,皆是百战强军,每年皆需有数月时间与边境实战练兵,且同样采用轮值的方式,轮流与卫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