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福将(为盟主“守妹拴财”加更)(1 / 6)

终宋 怪诞的表哥 8145 字 1个月前

建统七年,三月初三。

福州港。

有大船沿闽江溯流而上,停泊在罗星塔下。

“来了,来了。”

早已在岸边恭候多时的大小官吏们调整了队列,待大船上有将领下来,为首的官员连忙上前行礼。

“福建路安抚使、兼福州知州王刚中,携一众官吏恭迎刘元帅。”

风吹过,竖在船头的大旗招展起来,赫然写的是“提督福建路军务总兵官”。

南宋末年往往由地方安抚大使兼任军务,如今新朝新气象,要把军务从安抚使手中剥离出来。

那这位新上任的刘提督自然是来掌福建路兵权的。

沉重的脚步声、盔甲摩擦发出的碰撞声响起,只见一列列士卒下了船,在岸边列队站定,足足有三百余人。

悍勇之气扑面而来,惊得一众没见过战阵的官员骇然色变。

“这敢问,哪位是刘元帅”

“大帅不在船上。”

说话间,一个五旬左右年岁,风度翩翩的老男子下了船来。

只见其人虽身穿便服,气度却十分不凡,必是个高官。

走到王刚中面前,他笑了笑,道“大帅肚子饿了,已先乘小舟进城”

白马河源起于福州西湖,绕城汇入闽江,乃是福州城的护城河。

一艘小船晃晃悠悠进到西城门附近,老船夫持着长篙将船撑到岸边。

“卜遘了”

“什么”

刘金锁正仰着头望着远处青绿的群山发呆,闻言回过头,茫然道“老丈说什么”

老船夫遂指着城门一通比划,又说了几句。

“哈哈,我分明跟黄镛学了闽语,竟还是一句也听不懂,怪哉。”

“别闹了。”柳娘牵着他出了船舱,将几枚铜钱递给老船夫,道“多谢老丈了。”

老船夫收了铜钱,咧嘴笑着。转头见到刘家女儿牵着个小男童出来,连忙又指着远处的山说了几句。

柳娘含笑应了,便领着一家人下了船,往城门走去。

“他方才说什么”

“奴家也不知。”

刘金锁遂道“你都听不懂,却还要点头人好多。”

城门处还是十分热闹。

南宋时陆上丝绸之路不通,海贸却繁荣。福州利尽山海,有工商之饶,正是“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称得上是东南大都会。

刘金锁在临安待过多年,不是没见识的人,却还是喜欢看新鲜。

“快看那树”

刘姄正牵着弟弟进城门,听到父亲又在大喊大叫,转头看去,便见一棵大榕树立在道边。

“父亲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来之前女儿还与你说过,两百年前宋福州守官张伯玉为防旱涝而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所谓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刘姄已有十一岁,粉雕玉琢,她不仅五官像柳娘,且才思敏捷显然也是继承自柳娘,唯有一双大眼睛最像刘金锁。

刘金锁对这个女儿最是宠爱,此时看她引经据典地说,笑得合不拢嘴。

“对对对,我老刘是个大老粗,哪能有刘家才女聪明嘛。”

他的小儿子刘培只有五岁,圆滚滚的模样,凑上前,吸着鼻涕问道“哇,这是什么树”

刘金锁道“大姐儿都和你说了是榕树了。”

刘培吸着鼻涕,一脸疑惑,道“不像龙。”

他们围着这大树看了一圈,便有一名沿街茶铺的掌柜上前,向刘金锁笑问道“客官远道而来,可要品茶”

“茶”

刘金锁对茶不感兴趣,往不远处的小摊上探头看了一眼,道“我打算到那去吃碗面。”

“好教客官知晓,那不是面,是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