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曹操此言,夏侯惇、曹洪和曹纯各自告退。 就连一直侍立在曹操身后没开口的许褚,同样是自行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整个议事厅之中,只剩下曹操和曹丕父子二人 看到曹丕还有些战战兢兢,曹操叹息道。 “坐吧,此处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不必拘谨了。” 自己这个儿子,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允文允武,心思够狠,关键时刻拎得清轻重。 缺点是历练太少,太过藏锋,甚至可以说故意装傻。 但是遍观自己膝下这么多子嗣,除了已经身死宛城的曹昂之外。 其余人等,论综合素质还真没人比得上曹丕! 曹植不行,文人习气太重,动不动就要纵酒失态。 曹彰不行,只适合为将,却没有十足的大局观。 曹熊更不行,整天泡在药罐子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撑不住了。 至于曹冲?年纪太小了,还没定性。 如果自己还有三十年时间,或许还能慢慢磨练他一下。 可自己的身子骨,还能撑多久? 看到曹丕在自己面前,仍然有些坐立不安。 曹操开口道:“现在称王,时机不对,你明白么?” 曹丕摇头道:“孩儿不明白,还请父亲大人赐教!” 曹丕不傻,他也看出来了,曹操屏退众人,就是为了单独教导自己。 所以这个时候,也能慢慢静下心神来。 曹操开口道:“第一,吕布称楚王,刘备称汉王。” “可无论如何,天子名义仍然在他们两个之上。” “只要我们继续尊奉天子,在名义上就能继续压制吕布和刘备二人。” “所以这个时候,没必要为了一个王号虚名,就自乱阵脚。” 曹丕点头道:“称王和称帝,毕竟是有所不同。” “无论吕布和刘备是否自立,至少在天下百姓和世家眼中,名义上仍然是汉家天下。” “这个问题,孩儿已经明白了。” 曹操点头,然后继续道。 “从建安元年迎驾到如今,这许都朝廷,是为父一手撑起来的。” “现如今朝廷罢三公,为父自领丞相独断朝纲,已经位极人臣了。” “如果没有吕布和刘备从旁掣肘,想要更进一步倒也无妨。” “可眼下朝廷疆场未静,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时局动荡。” “而这一点,是为父绝对不想看到的后果,你明白么?” 在正史之上,曹操之所以自立为王。 那是因为当时朝廷势力极大,天下诸侯就算是强如刘备和孙权,也只能处于守势,很难主动向外进攻。 朝廷时局稳定,天下诸侯蛰伏一方,曹操没了掣肘,所以才敢如此。 可此方天地,且不说刘备的势力范围和朝廷辖地正好相连。 光是一个吕布,就比朝廷更加强势。 在这种时候,曹操确实不愿意为了一个王号虚名引发时局动荡啊! 看到曹丕似懂非懂继续点头,曹操叹息一声继续道。 “至于其三,大汉朝廷养士四百年,天子在堂,民心未散。” “一旦为父进爵称王,许都朝廷之中必然会有许多文武官员跳出来进行反对,甚至全力阻拦。” “普通官员倒也罢了,清算一批,拉拢一批,剩下那一批只能随大流。” “可若是文若这等居中持重的朝廷重臣也不赞同呢?到时候,你让为父如何自处?” 曹操这话一出口,曹丕立马不可置信道。 “父亲大人,荀令君一直是您手下心腹之人啊!” “这称王举尊的事情,他为何要进行反对?” 荀彧唉!这可是被曹操自己称为“吾之子房”的人物! 曹丕实在想不通
第1011章 曹操:时机未至,不可称王!(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