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雨欲来(下)(2 / 2)

形势就彻底逆转过来,他甚至有机会从崇鸣岛出发,北上占据楠通县,为将来占据淮河流域打下基础。

守江必守淮,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

三国时,孙吴政权曾经划江立国,但争夺江北时在濡须口大败,从此基本不能对中原政权有所威胁,只有招架之功了。

有鉴于此,晋室南渡之后,对淮河防线特别重视,特别是各次北伐中,祖逖、桓温、陶侃等人能够与盘踞淮河两岸的流民武装和地方豪强以民族大义搞好“统战”,因此淮河成了东晋北伐的军事基地和军事防御的最前线。

苻坚也对这一防线无可奈何,最后在淮河的支流淝水边兵败如山倒。

魏国因有淮河而胜在濡须口,东晋因有淮河而胜在肥水。

这两个相反的例子充分证明了淮河流域的重要性。

刘峰想要蜀汉长治久安,必须走这条路。

围着地图看了一眼,刘峰不禁心中振奋,当即下令白起、黄忠、魏延、李晓四人整军备武,同时严令赵云加强戒备。

如今交州还未一统,尚有洪秀全从中作梗,以司马懿等人的谨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北上攻打闽郡,但也不得不妨。

赵云手底下拥有十万禁军,俱是精锐之士,抵挡对方的大军问题不大,更别说还有第三舰队从中帮衬。

……

时间飞逝,三月六日,天气,晴。

蜀汉城北门,原本进出繁忙的城门已被戒严,大队骑兵从此经过。

“这是……”远处围观人群中,有人面色复杂地盯着这支绵长的队伍。

“你怎么看?”离开人群聚集处,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一人问着身旁的同伴。

被问之人皱起眉头“比我们预想中的要早,看大军的方向,这是要攻打陈霸先?”

“应该不会错,这件事不能耽搁,必须马上将情报送过去,还有,跟着刘峰出征的军队要辨识清楚,绝不能出现纰漏,这对主公很重要。”

“我明白,大军出城后,你我二人就跟上去,但不能离得过近,免得被他们起疑。”

“正是如此!”二人小声交谈着,两双眼睛也在观察着出城军队。

他们是专业探子,在蜀汉城潜伏了半年之久,对各大军队了解甚深。

看此次出征的规模,最少也有三十万,可谓精锐尽出,肯定是抱着一鼓作气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