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4最后一天(3 / 4)

曲折的过程,当然本质上区别不大,主要是想说明在书名这一块,左轮确实希望的是简单直白。

故事也是一样,不刻意拉扯情绪,不故作高深,把任务完成方式以最直白的方式理出来,最大程度让大家看清楚,虽然这意味着需要经历强度更高的审视。

6.有大纲吗,多少字?

有,但不多,大纲加基本设定大约是6万字,更多依赖临场发挥。

&nrd文件,名字类似《每天十个为什么》,平时想到好玩的点子,或者有趣的问题就会写到里面,自问自答。

然后现在分裂成四个了。

原因是用的老笔记本去年升级了一次系统后,几十万字的文件打开再输入卡顿非常严重,不得已新开文件,再后来发现卡顿的上限大约是七万字,然后再开。

看了一下截止到目前,各个文件的字数分别是44.2万,7.5万,7万,0.6万,总共不到60万。

希望这个数字,能够稍稍帮忙佐证一下上面那句话,“左轮已经帮忙深刻过了”。

7.为什么任务加载都会有一个百分比,是不是在水字数?

其实细心的书友有可能发现,中间有几个任务的加载进度数字是有些怪的。

因为最初这个加载进度,确实是为了形成一个标准制式,后来左轮觉得有些单调,就想每个任务都搞一个不同的数列题,帮细心的书友怀念一下数学课:-D

只不过后来精力实在不够,就又只保持了标准制式。

8.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做过推广?

很惭愧,本书迄今为止确实没有做过任何免费或付费的推广,包括不限于书单,推书号,月票……等等。

发展到现在一直是靠着书友们的自来水安利。

为什么说惭愧呢,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算是左轮主动的选择,源于新人一些想当然的原则。

比如故事应该纯粹,作者尽量处于隐身状态,不因为任何场外因素让阅读的乐趣变味,更不应该多谈家事。

比如成绩也应该纯粹,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很自信的说,没有依靠推广的力量。

甚至是不想压力太大,导致更新更不顺畅……

然而从一段时间之前,左轮意识这样是有问题的——太想当然和自私。

现在是一个分享的时代,阅读的乐趣其实并不限于故事本身,还有寻找共鸣。

喜欢的东西被认可,进而找到同好,是一种相当好的感受,作为一名游戏玩家,左轮深知这一点。

事实上这也是人类一直有的精神诉求,而信息时代把它愈发放大,比如即便已经看过的电影,偶尔会想起来带着弹幕再看一遍。

本质上左轮对推广的轻慢,和一些无谓的原则,其实是伤害了这本书的爱好者们的,让大家这方面的乐趣打了很大折扣。

精心写的分析,只有少数人能看到,阅读时迸发的情绪,只有寥寥无几的共鸣。

尤其本书读起来其实消耗的脑力要更多,最终结果是花了更大的力气,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甚至是被迫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否定。

有书友给我发过截图,我自己也看到过,一个经常出现在评论区的反问——如果这本书没有问题,为什么月票榜上都看不到?

确实很难反驳,诛心之力相当强大。

本身阅读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用可以量化的数据去比较,某种程度上是公允的。

于是面对这样一问,很多书友可能会忍不住去想——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任何故事都经不起这样去问。

而被迫否定喜欢的东西,乃至对曾经的喜欢自我怀疑,是一种相当痛苦的感受,左轮同样也深知这一点。

或许作者有自恋般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