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婚嫁之事,现实处境(2 / 4)

温以缇垂着眼,半晌没再说话。

崔氏与温以柔交换了个眼神,见温以缇仍低头不语,崔氏便又温声劝道:“你大姐姐说的是实情。这人啊,总是要往高处走的。

这事若是让晴姐儿的娘家知道了,怕是连犹豫都不会有,她爹娘指不定要抢着攀这门亲呢。如今咱们不过是先同温晴透个风声,让她自己拿主意。”

说到这里,崔氏抬眼看向女儿,目光里带着几分审慎:“若她不想嫁个有分量的夫君,那便只能凭着自家这点权势,寻个未成婚配、年纪尚可的寒门子弟。或许是有些人家不介意她的年纪,可那样的婚事,从头至尾都带着算计。你想想,晴姐儿嫁过去日子能好过吗?”

她话锋微转,声音沉了沉,“若是将来那寒门子弟一朝飞黄腾达,或是咱们温家有了什么变故,到那时,晴姐儿在婆家怕是连立脚的地方都难有了。

那些年纪老大不小,还没成家立业,整日靠着家里接济的寒门子弟,人品真能靠得住吗?真要过那样的日子,反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个正经官太太。更何况,晴姐儿便是嫁了那样的寒门子弟,将来能不能当上官太太都未可知,若没有你祖父在朝中的帮扶,这官场路难走得很,能不能熬出头,怕是连个准数都没有。”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想想孙家和刘家,”崔氏话说到这儿,轻轻叹了口气,末了丢下一句。

先前那家与温晴相看的顺天府八品官,最后是落到了刘家头上。

刘家那姑娘,实打实是未出阁的黄花闺女,才二八年纪,却还是给人做了填房。

说到底,无非是娘家没底气,她自己模样、品行、才学也都平平,高门攀不上。

若不是沾着温家这层姻亲,怕是连温晴这样快三十的男人,都未必能嫁得成。

刘氏与小刘氏怎能不急?可急也无用,刘家眼下没个能顶门立户的男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谁家娶亲不想挑个能帮衬自家的?温家再好,终究只是刘家的姻亲。

那点姻亲情分,本就随着年月渐长慢慢淡了,真要是上头的人有个三长两短,这层关系一断,刘家怕不是要落得个落魄的下场。

再说小刘氏的哥哥,如今刘家掌事的,本就是个没什么上进心的。这些年全靠着温家的帮衬,才混上了个从八品的小官,每日里得过且过,没半点自己的盘算和闯劲,更别提为家里谋划什么出路了。

温以柔跟着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是啊,女子婚嫁本就步步是坎,处处要被掂量条件。反倒男人,只要身家样貌过得去,品行上些许瑕疵也都能被容忍。就说先前那门亲,不就有好些人家想把女儿嫁过去?这世道,终究是偏着的。”

崔氏接过话头,目光落在温以缇脸上时,分明看透了二女儿心底的盘算,便缓缓道:“都说实在不行,就找个寒门子弟。可你想,那些官宦人家,好不容易才甩掉了寒门的称呼,又怎肯选个寒门女婿?那样的人家根基浅,家底薄,女儿嫁过去,往后柴米油盐、人情往来,桩桩件件都是糟心事。

除非是庶出、家里极不受宠的,或是名声上有了瑕玷的女儿,才会被匆匆塞给寒门子弟。不然,便是像先前那样,找个没了原配的,也得是官宦之家,这便是世家与官宦之间的默契,谁也不会轻易坏了规矩。”

温以缇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种种难处。

温以柔见气氛有些沉,忙打圆场,笑着转向崔氏:“母亲,您先前说的那位马家二爷,可见着真人了?模样生得如何?品行又是怎样的?也跟二妹妹说说,回头好给堂姐当个参谋。”

崔氏细细回想了一番,才开口道:“那马家二爷,倒真是出人意料。虽说快四十的年纪,可瞧着也就三十出头的模样,保养得极好。身上带着股文人特有的清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