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宗善有话要说。
蔡京直接打断:“当然,老夫叫你来,并不是要和你论长道短。”
“我只是想告诫你几句。”
“你此去梁山,身为朝廷的使臣。”
“论语有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啊。”
“万不可媚言贼寇,失了朝廷的纲纪,乱了国家法度啊。”
弹幕:
——“皇帝都说招安了,轮到你说话?”
——“这个太师确实也很有水平。”
——“就会耍嘴皮子,要是能平的了叛,朝廷招个鬼的安,就是因为无力征讨才招安。”
——“站在朝廷角度招安很对啊,把敌人变成手里的一颗棋子不好吗。”
——“宋徽宗下场很惨,在金国五国城受尽折磨而死。”
——“这个人是被抢过生辰纲所以不想招安,高俅是外甥被杀了,都是有仇。”
——“招安之前要查明底细啊,像李自成那种反复诏安的人不能留,宋江这种倒是没什么问题,人家一上位想的就是招安。”
——“蔡京:帮我问问生辰纲的事儿。”
——“如果朝廷明鉴,又何必有那么多官逼民反。没有明君、没有清官、那只能做个侠客了。”
陈宗善点点头:“太师的指教,下官已心领神会了。”
“张干办。”蔡京唤出一人。
“在。”一年轻人走入厅里。
蔡京向陈宗善介绍:“这位张干办略知法度,随你一同前往。”
“也好助你一臂之力。”
年轻人礼貌向陈宗善行礼。
陈宗善起身,恭敬地向蔡京躬身:“多谢太师关照啊。”
弹幕:
——“多谢太师关照(我可谢谢您咧)。”
——“我真的觉得,当文官的脾气是不是都特别好,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
——“我去,这里也加了一个人,都心怀鬼胎啊。”
——“像极了上面安排的活,互相掣肘的无奈,这都是眼线,坏事的。”
——“高俅和蔡京各派一个拖油瓶,岂不是要坏了我公明哥哥好事。”
——“皇帝:高俅和蔡京,二人带兵20去征讨梁山泊,让其知道国家法度。去吧去吧。”
陈宗善回府,下人来禀报:“大人,高太尉来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陈宗善愣了愣,硬着头皮去厅里接见。
李虞侯见陈宗善入厅,赶忙前去行礼:“陈太尉,小人已恭候多时了。”
对方主子没在,陈宗善毫不客气:“是不是也要随我去梁山泊招安呐?”
李虞侯不假思索:“正是。”
“高太尉吩咐小人随太尉前往,路上好有个照应。”
陈宗善坐下:“知道了,你回去准备吧。”
“遵命。”见目的已达成,李虞侯拱手离开。
弹幕:
——“助你二臂之力。”
——“路上好有个监控,记录美好生活。”
——“陈宗善: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国家都快亡了,还他娘地想着利己。”
——“这是难做的,也不能得罪同僚。”
——“宋朝冗官制度很繁杂,就是把简单事搞复杂。”
时迁探听消息,快马回到梁山。
宋江早已在梁山路口等待多时。
“大哥,我已经探到了。”时迁兴奋下马。
“快讲。”宋江迫不及待。
时迁道:“殿前太尉陈宗善和李虞侯、张干办,一行人已经到了济州府。”
“两日后便到梁山。”
宋江和身旁几人对视一眼,这个情报对梁山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