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追凶(1 / 3)

光武帝站在行宫露台上,望着巴达维亚的夜景,沉默良久。海风吹拂着他的龙袍,也带来了远处市井隐约的喧嚣,以及更深处、历史沉淀下来的血腥与不安。他深邃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转身对侍立一旁的李东、高占魁、赵铭森等爪哇核心官员沉声道:

“朕一路南巡,所见所闻,皆是欣欣向荣,帝国新象。吕宋、爪哇,沃野千里,潜力无穷。然,”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冰冷,“朕亦未曾忘却,数十年前,乃至近百年来,在这南洋之地,我华夏子民所曾遭受的屈辱、屠杀与劫难!荷兰红毛鬼盘剥欺压,固然可恨,然某些时候,本地某些心怀叵测、凶残暴戾之徒,对我手无寸铁之汉民商旅的戕害,更是令人发指!累累血债,斑斑血泪,岂能因时光流逝、版图更易便一笔勾销?”

皇帝的语调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凛冽的杀意,让在场所有官员心头一凛,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屏息凝神。

光武帝的目光如电,扫过李东等人:“朕听说,即便在大明光复此地,设立布政使司之后,仍有一些当年手上沾满我汉人鲜血的刽子手、煽动暴乱的元凶巨恶,凭借其部族势力或藏匿于乡野,或甚至改头换面,伪装顺良,依旧逍遥法外,窃据一方,偶尔还敢暗中作梗?可有此事?”

李东心中一紧,知道皇帝必有此问。他上前一步,躬身谨慎答道:“回陛下,确…确有此类情况。爪哇地方广袤,部族林立,情势复杂。初定之时,为求稳定,施政以招抚、安定为主,对于一些陈年旧案,尤其是涉及…涉及本地有势力头人者,处置起来确需权衡再三,恐激起更大范围之动荡。故有些案件…至今悬而未决。”他的额头微微见汗,深知这有负圣恩。

“权衡?动荡?”光武帝冷哼一声,“难道我大明子民的血就白流了?难道帝国的律法,在这爪哇群岛竟成了空文?容忍罪恶,就是对善良最大的不公!纵容凶手,就是对逝者最大的亵渎!今日之稳定,若是以牺牲正义、罔顾冤屈为代价,那这稳定便是沙上之塔,一推即倒!”

他猛地一拍栏杆,声音斩钉截铁:“李东、高占魁、赵铭森听旨!”

“臣在!”三人立刻跪倒在地。

“朕给你们一道旨意,也是给你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即刻起,以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为核心,成立‘爪哇清积案、靖地方特别行辕’!由李东总责,高占魁调兵协助,赵铭森主理刑名律法!给朕彻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以来,所有针对我大明汉民(包括前朝华人移民)的重大屠杀、劫掠、迫害案件!”

光武帝的目光冰冷而坚决:“给朕挖地三尺,也要把那些手上沾满汉人鲜血的刽子手、主谋、煽动者,一个个都给朕揪出来!无论他们现在是什么身份,是土王头人,还是富商乡绅,抑或是躲进了深山老林!爪哇群岛,乃大明之疆土,绝非法外之地!朕要以他们的头颅,祭奠无辜死难的同胞!以帝国的雷霆手段,宣告于此地每一个角落:凡戕害大明子民者,虽远必究,虽久必诛!这便是天朝的威严,这便是王法的分量!”

“臣等遵旨!”李东、高占魁、赵铭森齐声应道,声音因激动和紧张而微微颤抖。他们知道,一场席卷整个爪哇的风暴即将来临。

“起来吧。”光武帝语气稍缓,但依旧严厉,“朕会在此停留半月。朕要看到你们的行动,要看到初步的成果。所需人手、兵力,尽管调动。朕的皇家侍卫营,亦可酌情商借部分精锐,协助查缉顽凶。记住,行动要快,下手要准,声势要大!不仅要查案抓人,更要借此机会,重整地方秩序,树立《大明律》的无上权威,让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无论是汉是爪,都明白,唯有遵纪守法,方能安居乐业;唯有认同王化,方有前途未来!”

“是!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扫清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