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四十七章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1 / 2)

军工科技 止天戈 2220 字 17小时前

八月的西北研发基地,正午的阳光像淬了火的烙铁,把光伏板阵列烤得发烫。吴浩蹲在“天枢-III“电磁炮的炮管旁,指尖刚触到钛合金表面就猛地缩回——68℃的高温足以烫红皮肤。远处的雅丹地貌在热浪中扭曲成海市蜃楼,沙粒被风卷着打在防爆头盔上,噼啪作响。

“吴总,超导储能舱的温度又破89K了!“对讲机里传来李默急促的喘息声,背景是冷却系统过载的嗡鸣,“早上刚换的纳米防尘网,现在已经被沙尘堵得只剩三成流量!“

吴浩抓起工具包往储能舱跑,戈壁地表的高温透过劳保鞋鞋底往上窜,仿佛要把脚底板烤焦。沿途的沙打旺蔫头耷脑地伏在光伏板下,只有根系深处还藏着清晨的潮气——这是基地去年种下的固沙植物,如今已在板间织出稀疏的绿网,却仍挡不住八月的漫天沙尘。

储能舱内的景象让人心沉:超导线圈的低温罐表面凝结的白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冷却液管道上裹着厚厚的沙尘,像裹了层灰褐色的铠甲。林舟趴在管道下方,用微型吸尘器清理过滤器,防寒服领口沾着深灰色的超导材料碎屑,额角的汗珠滴在零下196℃的液氮管道上,瞬间化作白雾。

“第三次了,“他拧下堵死的过滤器,金属网眼被沙尘塞得密不透风,“今年八月的沙尘暴比往年多三成,咱们的防尘网根本扛不住。上次在靶场测试,弹丸刚出膛就被风沙吹偏了2.3米。“

李默递过红外测温仪,屏幕上的热点区域正从89K缓慢升至90K——这是超导线圈的临界温度,再高就会失超。“刚才光伏阵列供电波动了0.5秒,“他的声音带着颤抖,“储能系统为了稳压,瞬间多释放了8%的能量,线圈直接过热。“

吴浩盯着测温仪上跳动的数字,忽然想起上周在生物实验室看到的耐极端菌株。“让赵博士把嗜热菌的弹性蛋白样本送过来,“他对着对讲机喊道,“先给过滤器涂一层蛋白涂层,这种材料在80℃高温下还能保持粘性,说不定能粘住沙尘!“

午后的沙尘暴来得比预报早了半小时。吴浩站在半地下指挥中心,看着监控屏上的风速曲线陡然飙升至18米/秒,靶场方向的伪装网被风撕成碎片,像断线的风筝飘向沙丘。“天枢-III“的炮管在狂风中微微震颤,炮身的热成像图显示,局部温度已突破70℃。

“储能系统充电至95%,“李默的声音透过电流杂音传来,“新涂层效果显著,过滤器流量恢复到85%。但靶场的光学瞄准仪被沙尘糊住了,现在只能靠雷达制导。“

吴浩抓起望远镜冲向观察哨,镜片刚对准靶场就被风沙蒙上一层灰。二十公里外的环形靶区在沙暴中若隐若现,混凝土靶标已被上半年的风沙打磨得棱角模糊。“用激光半主动制导,“他对着对讲机下令,“让'沙行者'机器人冲进靶场,在目标上贴激光反射器!“

三分钟后,六台“沙行者“机器人顶着风沙驶出掩体。这些在戈壁诞生的机械造物,履带采用了沙漠蜥蜴足底的仿生结构,在流沙中行进如飞。监控画面里,它们的光电探头不断扫描四周,机械臂精准地将反射器贴在靶标侧面,反射器表面的抗沙涂层在沙暴中闪着微弱的银光。

“目标锁定!“林溪的声音带着兴奋,“激光反射信号稳定,弹道计算完成!“

随着发射指令下达,电磁炮发出沉闷的嗡鸣。没有传统火炮的巨响,只有空气被撕裂的尖啸——一枚钨合金弹丸以7马赫的速度冲出炮管,在沙暴中划出一道扭曲的银线。二十秒后,靶区传来沉闷的震动,监控画面显示弹丸精准穿透了1.2米厚的装甲混凝土靶,破口边缘光滑如镜,沙尘被冲击波卷起,形成一个短暂的真空区。

“命中!CEP(圆概率误差)0.8米!“林溪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指着屏幕上的弹着点分析,“反射器的